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
出处:《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唐 · 张九龄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尝闻:曾经听说。继老聃:追随老聃(即老子,古代哲学家、道家创始人)的脚步。
身退:退隐、隐居。
道弥耽:对道(指道家思想)更加沉迷、专注。
结宇:筑屋、建房。
倚青壁:依傍着苍翠的峭壁。
疏泉:引疏泉水。
喷碧潭:使泉水喷涌于碧绿的深潭。
苔石:苔藓覆盖的石头。
随人古:随着人的年岁增长或时间推移而显得更为古朴。
烟花:此处泛指盛开的花朵,象征春天或美好时光。
寄酒酣:借酒畅饮,沉醉其中,表达欢愉的心情。
山光:山的景色、风光。
纷向夕:在夕阳下纷呈变幻,形容傍晚时分山景绚丽多彩。
归兴:归隐的意趣、归乡的情怀。
杜城南:指杜城(泛指某处城池,具体未知,可能为作者故乡或心仪之地)之南。
翻译
曾经听说追随老聃的脚步,退隐之后对道更加沉迷。筑屋依傍着苍翠的峭壁,引疏泉水喷涌于碧绿的深潭。
苔藓覆盖的石头随岁月更显古朴,繁花盛开之际借酒畅饮欢愉无边。
山色在夕阳下纷呈变幻,归隐的意趣萦绕在杜城之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归隐的宁静生活。开篇“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表明诗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选择了退出仕途,更加专注于道的修炼和体悟。“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情景,诗人在青石为墙的自然环境中建造自己的小屋,与清澈的泉水相伴,流水发出轻柔的声音,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悟和融入,以及享受简单生活的喜悦。苔藓覆盖的岩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而轻柔的烟雾与飘逸的花香,伴随着酒的芬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山上的阳光渐渐西沉,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期待,他计划将会退居到城南的自然环境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道家哲学的体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