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
出处:《予顷游青城数从上官道翁游暑中忽思其人》
宋 · 陆游
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
自言少年聋不治,芝房松鬣可无饥。
叩之不答但解颐,德人之容端可师。
我闻学道当精思,毕世不可须臾离。
公虽泯默意可知,亡羊要是缘多岐。
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
自言少年聋不治,芝房松鬣可无饥。
叩之不答但解颐,德人之容端可师。
我闻学道当精思,毕世不可须臾离。
公虽泯默意可知,亡羊要是缘多岐。
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屡游:多次游览。丈人祠:对某位尊长或仙人的祠庙。
上官: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某位老人。
婴儿:比喻年老而心境纯真。
芝房松鬣:象征长寿的食物,芝草和松叶。
叩之:询问。
解颐:微笑,开怀大笑。
德人之容:有德行者的容貌。
精思:深入思考。
亡羊要是:失去的东西是因为。
多岐:岔路,比喻选择过多。
联杖:持杖,行走。
跨海:渡海。
翻译
过去多次游览丈人祠,上官八十多岁仍像婴儿般纯真。他自己说年轻时耳朵聋没治疗,吃些芝草松叶便能免于饥饿。
问他问题他不回答只是微笑,他的品德修养堪称师表。
我听说修道之人应深入思考,一生都不能片刻离开专注。
公虽然沉默寡言,心意却清晰可见,失去的东西是因为岔路太多。
跟随您游历也还不算晚,我愿持杖过海去寻找仙人安期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予顷游青城数从上官道翁游暑中忽思其人》。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上官道翁的回忆和敬仰。上官道翁虽然年纪已高,八十岁犹如婴儿般年轻,自述年少时听力不佳,但生活简朴,芝草为食,松针充饥,笑而不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让诗人深感敬佩。诗人认为学习道义应当深入思考,终身不懈,而上官道翁虽沉默寡言,其内在的智慧和人生选择却清晰可见。最后,诗人表达了跟随上官道翁游历,探寻人生真谛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前辈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