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出处:《梦后因述所忆》
明 · 伍瑞隆
别路寒山外,佳期皓月边。
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
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
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
易隔相思地,难忘离恨天。
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
倦绣情仍剧,怀春思未捐。
晚风垂柳暗,初日映霞鲜。
弱益花前媚,颦生病后妍。
妆成娇似凤,人竞指如仙。
价并时年重,心俱白日悬。
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
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
因缘真好恶,去住得迍邅。
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
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
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
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
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
易隔相思地,难忘离恨天。
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
倦绣情仍剧,怀春思未捐。
晚风垂柳暗,初日映霞鲜。
弱益花前媚,颦生病后妍。
妆成娇似凤,人竞指如仙。
价并时年重,心俱白日悬。
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
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
因缘真好恶,去住得迍邅。
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
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首句“别路寒山外,佳期皓月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美好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与过去美好时光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如何今夜梦,仍作想夫怜”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忘怀那份深情。
“叶已题红去,人空在眼前”一句,以自然界的变迁比喻人生的无常,即使心中思念的人已远去,但记忆中的形象却依然清晰。接着,“凄凉抱柱意,零落采萧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哀愁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无法言说的悲伤故事。
“有恨春偏老,无书雁不传”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季节、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春老而无书信传来,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而“蚕丝终自结,荷露岂成圆”则通过自然界的现象,隐喻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遗憾与不完美。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从“因思解佩日,翻忆献珰年”到“自别眉端月,长乖足下莲”,再到“秋兰正堪把,愁绝为谁搴”,诗人不仅回顾了往昔的美好,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命运不可控的感慨。
最后,“锦衾欢伴宿,鸳缕喜同牵”描绘了诗人对温馨回忆的渴望与珍惜,而“珍重三更枣,踟蹰一夜眠”则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对过往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