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心所受,不言而喻
皇极肇建,彝伦攸敷。
五德更运,膺箓受符。
陶唐既谢,天历在虞。
于时上帝,乃顾惟眷。
光我晋祚,应期纳禅。
位以龙飞,文以虎变。
玄泽滂流,仁风潜扇。
区内宅心,方隅回面。
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凤鸣朝阳,龙翔景云。
嘉禾重颖,萤荚载芬。
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恢恢皇度,穆穆圣容。
言思其顺,貌思其恭。
在视斯明,在听斯聪。
登庸以德,明试以功。
其恭惟何,昧旦丕显。
无理不经,无义不践。
行舍其华,言去其辩。
游心至虚,同规易简。
六府孔修,九有斯靖。
泽靡不被,化冈不加。
声教南暨,西渐流沙。
幽人肄险,远国忘遐。
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
内和五品,外威四宾。
修时贡职,入觐天人。
备言锡命,羽盖朱轮。
贻宴好会,不常厥数。
神心所受,不言而喻。
于是肄射,弓矢斯御。
发彼五的,有酒斯饫。
文武之道,厥猷未坠。
在昔先王,躬御兹器。
示武惧荒,过亦为失。
凡厥群后,无懈于位。
鉴赏
此诗描绘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治国理念与成就,以及他在华林园集会时的盛况。开篇即赞颂了上天对晋朝的眷顾与恩赐,接着描述了晋朝在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繁荣景象。
“五德更运”指五行相生相克,象征着政权的更迭与交替。“膺箓受符”则暗示了晋朝的正统地位与合法性。晋朝在陶唐之后,接续了虞朝的统治,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与支持。
“光我晋祚,应期纳禅”表明了晋朝的兴盛与禅让制度的实施。“位以龙飞,文以虎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晋朝政治的变革与进步。“玄泽滂流,仁风潜扇”赞美了晋朝的德政与仁爱。
“嘉禾重颖,萤荚载芬”描绘了农业丰收的景象,“率土咸序,人胥悦欣”则展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人民的喜悦。“恢恢皇度,穆穆圣容”赞扬了晋朝皇帝的宏大气度与圣明形象。
“言思其顺,貌思其恭”强调了言语与行为的恭敬,“登庸以德,明试以功”体现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与方法。“无理不经,无义不践”表达了对道德与正义的坚持。
“行舍其华,言去其辩”倡导了朴实无华的作风,“游心至虚,同规易简”追求心灵的纯净与简约的生活方式。“六府孔修,九有斯靖”描绘了国家治理的高效与稳定,“泽靡不被,化冈不加”表达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深远的文化传播。
“声教南暨,西渐流沙”展示了晋朝对外交流与影响力的扩大,“幽人肄险,远国忘遐”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远方国家的归附。“越裳重译,充我皇家”赞扬了晋朝的国际声誉与地位。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形容了朝廷的威严与大臣的显赫,“内和五品,外威四宾”展现了内部团结与外部威望。“修时贡职,入觐天人”描述了朝贡与朝见的礼仪,“备言锡命,羽盖朱轮”赞美了赐予荣誉与尊贵的待遇。
“贻宴好会,不常厥数”表达了聚会的频繁与欢乐,“神心所受,不言而喻”强调了内心的感悟与理解。
最后,“于是肄射,弓矢斯御”描绘了射箭的场景,“发彼五的,有酒斯饫”展现了射箭后的庆祝活动,“文武之道,厥猷未坠”总结了文治武功的传承与发展,“在昔先王,躬御兹器”回顾了古代君主的榜样作用,“示武惧荒,过亦为失”提醒了武力的适度与谨慎,“凡厥群后,无懈于位”呼吁所有官员尽职尽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晋武帝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成就,以及华林园集会的盛大场面,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与社会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