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席胜长驱如朽拉,老师何苦更迍留全文

席胜长驱如朽拉,老师何苦更迍留

出处:《和武兴解舟
宋 · 赵希逢
寂寞黄昏古渡头,凄然秋思满汀洲。
卧薪要复中原地,载荻先烧强虏舟。
席胜长驱如朽拉,老师何苦更迍留
义旗直指兵无血,剩活千人世世侯。

拼音版原文

huánghūntóuránqiūmǎntīngzhōu

xīnyàozhōngyuánzǎixiānshāoqiángzhōu

shèngchángxiǔlǎoshīgèngzhūnliú

zhízhǐbīngxuèshènghuóqiānrénshìshìhóu

注释

寂寞:形容孤独、冷清。
黄昏:一天结束时的傍晚。
凄然:悲凉、哀伤的样子。
汀洲:水边的平地,这里指沙滩。
卧薪:形容刻苦自励,卧着睡在柴草上,表示决心。
中原地:指中国中部或中原地区。
载荻:装载芦苇,可能指用火攻策略。
强虏:强大的敌人。
朽拉:形容破败不堪。
迍留:滞留,犹豫不前。
义旗:代表正义的旗帜。
兵无血:指战争中几乎没有伤亡。
剩活:存活下来的人。
世世侯:世代封侯,指子孙后代都能得到封赏。

翻译

在孤寂的黄昏时分,古渡口显得凄凉,满洲的沙滩上充满了秋天的哀愁。
卧薪尝胆的决心是为了收复失地,先把敌人的船只焚烧,以削弱他们的力量。
我们的军队如同破败的车轮,一路向前,毫不停留,老师何必再犹豫不决。
正义的旗帜高举,战斗中无需流血,只留下千名勇士,世代封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古渡口的寂寥与秋意浓厚的场景,诗人内心充满悲凉的秋思,思绪飘向失地中原。他决心卧薪尝胆,誓要收复失地,甚至计划用火攻烧毁敌船,显示出坚定的复仇意志。诗人对将领的进退犹豫表达了不满,认为应当果断进军,以义旗引领,兵不血刃,实现和平收复。最后,他期待这样的胜利能带来长久的安宁,让生还者世代封侯。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收复失地决心与对战争策略的思考的慷慨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