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悬北阙瞻新主,老向东陵卧故侯
明 · 张萱
曾将吾道付沧洲,一枕空高百尺楼。
婚嫁自怜犹未毕,溪山今喜久相留。
梦悬北阙瞻新主,老向东陵卧故侯。
却笑非仙亦非佛,何妨呼马又呼牛。
婚嫁自怜犹未毕,溪山今喜久相留。
梦悬北阙瞻新主,老向东陵卧故侯。
却笑非仙亦非佛,何妨呼马又呼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戊辰七十有一境内外诸名硕皆以佳章见寿赋此奉谢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曾将吾道付沧洲”,诗人回顾过去,表示曾经将自己追求的人生之道寄托于宁静的水边之地,暗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
“一枕空高百尺楼”则描绘了一幅空旷而高远的画面,诗人似乎在一座百尺高楼之上沉思,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短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婚嫁自怜犹未毕,溪山今喜久相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状态的自省与满足。他感叹自己的婚嫁之事尚未完成,但同时也庆幸能够长久地与自然美景相伴,享受宁静的生活,流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梦悬北阙瞻新主,老向东陵卧故侯。”这里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权力更迭、时代变迁的思考。他梦见自己站在京城(北阙)瞻望新君,同时又想象自己年老时回到东陵,安享晚年,隐退于故侯之位,体现了对历史循环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最后,“却笑非仙亦非佛,何妨呼马又呼牛。”诗人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示自己既不是超脱尘世的仙人,也不是追求解脱的佛者,只是随性而为,无论是呼马还是呼牛,都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这反映了诗人洒脱不羁、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自然景观、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