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翠微开眼界,饱餐赤饭养心芽
出处:《游翠微山看桃》
宋 · 顾禧
梅花才落见桃花,欲问桃源路转赊。
直上翠微开眼界,饱餐赤饭养心芽。
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
面壁老僧曾悟否,山猿已报夕阳斜。
直上翠微开眼界,饱餐赤饭养心芽。
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
面壁老僧曾悟否,山猿已报夕阳斜。
注释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桃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生机和希望。
桃源:理想中的隐居之地,寓意世外桃源。
赊:遥远,难以触及。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势轻柔。
眼界:视野,眼界。
赤饭:红色的米饭,可能指小米或某种特殊食物。
心芽:心灵深处的萌芽,比喻灵感或感悟。
客屐:客人的木屐,代指游子或过客。
诗中画:诗歌中的画面,富有诗意。
天真:纯真无邪,未经世俗污染。
阁外霞:楼阁之外的晚霞,美丽的自然景色。
面壁:面对墙壁静思,佛教修行方式。
悟:领悟,理解。
山猿:山中的猿猴,象征自然。
夕阳斜:夕阳西下,傍晚时分。
翻译
梅花凋零后接着是桃花盛开,想要探寻桃花源却道路遥远。径直登上青翠山巅开阔视野,尽情享用红色米饭滋养心灵。
诗句中的足迹如画,描绘出烂漫天真的景象,门外则是绚丽晚霞。
面对墙壁的老僧是否有所领悟?山中的猿猴已经报时夕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翠微山欣赏桃花的场景。首联以梅花落尽,桃花盛开,暗示季节更迭,引出对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的向往。"欲问桃源路转赊"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更深处的桃花源,但路径似乎遥远而曲折。
颔联"直上翠微开眼界",诗人决定不畏山路崎岖,直登山顶以开阔视野,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饱餐赤饭养心芽"则寓言般地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滋养。
颈联"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通过写景抒情,将游人的足迹和诗句化为如画的意境,同时描绘出山外晚霞的绚丽,增添了诗意。
尾联以"面壁老僧曾悟否"引入哲思,询问山中的老僧是否能从眼前的景象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而"山猿已报夕阳斜"则以自然之景收束,暗示时光流转,夕阳西下,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游翠微山赏桃花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