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出处:《腊雪五首 其四》
宋 · 苏辙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注释
忧愁:内心的烦恼或忧虑。缓:缓解,减轻。
风雪:自然现象,也象征困难。
撩:挑逗,撩拨。
五斗米:古代官俸,此处比喻微薄的收入。
一束樵:一捆柴火,象征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
耕耘:农耕,辛勤劳动。
饱:吃饱,满足。
邀:邀请,共享。
寒暑:指一年四季的冷暖变化。
避:躲避,避免。
倾危:危险的境地。
自遥:独自远行,独自面对。
翻译
忧虑无法缓解,风雪故意挑逗。试问这五斗米,能否抵过一捆柴?
辛勤耕作终有饱食,谁能共享这份收获呢?
无论寒暑无需躲避,只愿在危难中独自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腊雪五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面对风雪困扰时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哲理。诗中,诗人以“忧愁不可缓”开篇,直抒胸臆,流露出内心的忧虑与压力。接着,“风雪故相撩”形象地描绘了恶劣天气对人的撩拨,暗示生活的艰难。
诗人通过“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的设问,将个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困境相对比,暗示即使生活艰辛,五斗米的微薄收入也无法完全消除心中的忧虑,还不如一束柴火更能带来实际的温暖。接下来,“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进一步强调了辛勤劳动的价值,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满足,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
最后两句,“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诗人表达出不畏艰难的决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严酷,他都会坚持下去,同时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轻易受外界影响,选择独自面对人生的起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不易和坚韧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