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槁木岂有情,顽石且无知全文

槁木岂有情,顽石且无知

出处:《舂硙吟
宋末元初 · 方回
槁木岂有情,顽石且无知
何术使之动,不假人力施。
纬竹以为车,堰水江之湄。
湍流既迅急,枢轴为斡移。
朽杵辄雀跃,死磨犹骥驰。
一日殆百斛,成功归簸筛。
吾闻往古初,冥冥若愚痴。
火食尚未悟,人与禽兽嬉。
圣智既有作,便利无不为。
机事至此极,机心开自谁。
所以桔槔人,旁贻瓮汲嗤。
马本龁草物,教之谙战鼙。
铁若不入冶,焉有剑与锥。
工械日以广,生灵日以糜。
平生子方子,拙直为人欺。
见巧终不喜,讽此舂硙诗。

拼音版原文

gǎoyǒuqíngwánshíqiězhī

shù使shǐzhīdòngjiǎrénshī

wěizhúwèichēyànshuǐjiāngzhīméi

tuānliúxùnshūzhóuwèi

xiǔchǔzhéquèyuèyóuchí

dàibǎichénggōngguīshāi

wénwǎngchūmíngmíngruòchī

huǒshíshàngwèirénqínshòu

shèngzhìyǒuzuò便biànwèi

shìzhìxīnkāishuí

suǒgāorénpángwèngchī

běncǎojiàozhīānzhàn

tiěruòzhìyānyǒujiànzhuī

gōngxiè广guǎngshēnglíng

píngshēngfāngzhuōzhíwèirén

jiànqiǎozhōngfěngchōngwèishī

注释

槁木:枯木。
顽石:坚硬的石头。
术:方法。
斡移:转动。
朽杵:腐朽的杵。
雀跃:跳跃。
簸筛:古代用于扬谷的工具。
冥冥:愚昧无知。
火食:烹饪食物。
圣智:圣明的智慧。
机心:机巧的心思。
桔槔:古代汲取水的简单机械。
瓮汲:用坛子打水。
战鼙:战鼓。
冶:冶炼。
生灵:生命。
子方子:方子,这里指人名。
舂硙:舂米的磨坊。

翻译

枯木怎会有情感,顽石更无感知。
何法能使其活动,无需人力来驱动。
用竹编成车,拦截江边流水。
水流湍急,车轮转动不停。
朽烂的杵也能跳跃,死磨似骏马疾驰。
一日能运百斛,功成归功于簸箕和筛子。
我听说远古之时,人们懵懂如愚痴。
连火烤的食物都不明白,人类与禽兽共处。
智慧一旦显现,万事皆可便利。
机械技艺发展到极致,是谁开启这机巧之心。
因此,桔槔这种工具,人们嘲笑它只能取水。
马原是吃草的动物,却教会它们战鼓的声音。
铁若未经冶炼,哪来的剑和锥头。
工艺日益繁多,生灵却日渐困顿。
方子一生朴实,常被人欺骗。
他见到巧妙之事始终不喜,以此讽喻舂米的磨坊诗。

鉴赏

这首古诗名为《舂硙吟》,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舂碓(古代用于磨谷物的工具)和其他器械的操作,反映了自然与人工、原始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刻认识。

首句“槁木岂有情,顽石且无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物品没有感情和意识的观察。接着,“何术使之动,不假人力施”则展示了工具在人的智慧指导下被赋予功能,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力量。

“纬竹以为车,堰水江之湄”描绘的是利用竹子和江水构建交通工具的情景。而“湍流既迅急,枢轴为斡移”则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力量与机制的运作。

接下来的几句,“朽杵辄雀跃,死磨犹骥驰。一日殆百斛,成功归簸筛”,通过对舂碓操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生产活动,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效率提升。

诗中还包含了一段哲理性质的思考:“吾闻往古初,冥冥若愚痴。火食尚未悟,人与禽兽嬉。”这里诗人回顾了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对火的利用和区别于动物的智慧起始。

“圣智既有作,便利无不为。机事至此极,机心开自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带来的便利以及背后的智慧与创造力的认可。

最后几句,“所以桔槔人,旁贻瓮汲嗤。马本龁草物,教之谙战鼙”展示了工具的进化和动物被驯服以供人类使用的情景。

诗歌结尾处,“铁若不入冶,焉有剑与锥。工械日以广,生灵日以糜。平生子方子,拙直为人欺”表达了对金属加工技术的重要性,以及随着工具和技艺的不断扩展,人类社会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警示到过度追求物质文明可能导致生命力的消耗。

“见巧终不喜,讽此舂硙诗”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技术进步的冷静态度,以及通过这首《舂硙吟》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