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梅花渡,春移菡萏舟
明 · 叶春及
晚入梅花渡,春移菡萏舟。
星辰随棹散,河汉抱尊流。
说法龙潜听,论诗蚁任浮。
济川公等在,吾道已沧洲。
星辰随棹散,河汉抱尊流。
说法龙潜听,论诗蚁任浮。
济川公等在,吾道已沧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春时节与滕方伯支学宪一同前往药洲饮酒的情景,药洲位于南汉离宫的池畔,池中名为白莲池,池边有九曜石。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渡口与水上之舟的景象,以及星辰与河流的动态美。
首联“晚入梅花渡,春移菡萏舟”,描绘了夜晚进入梅花渡口,春天的气息随着船只移动而变化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星辰随棹散,河汉抱尊流”,进一步描绘了船只行进间,星辰仿佛随着船桨散落,银河则环绕着酒樽流动的画面,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颈联“说法龙潜听,论诗蚁任浮”,运用比喻手法,将龙比作听众,蚂蚁比作随波逐流的参与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滕方伯等人在探讨学问、诗歌时的专注与自由状态,体现了学术交流的深邃与乐趣。
尾联“济川公等在,吾道已沧洲”,点明了滕方伯等人为济川之公,他们的存在使得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得以实现,仿佛已经到达了心中的理想之地——沧洲,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的美好时光里,共同探讨学问、享受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