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全文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出处:《问渊明菊
宋 · 杜范
世以渊明名尔菊,却来紫陌换青铜。
东篱采采知何处,岂不包羞负此翁

拼音版原文

shìxīnyuānmíngmíngěrquèláihuànqīngtóng

dōngcǎicǎizhīchùbāoxiūwēng

注释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爱菊闻名。
尔菊:指代菊花,因陶渊明而得名。
紫陌:指尘世,繁华的街道。
青铜:古代货币,这里象征世俗财富。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居生活。
采采:形容频繁采摘。
岂不:反问,表示质疑或责备。
负此翁:辜负了这位赋予你高洁名声的老人。

翻译

世人因你而称菊花为陶渊明,你却来到尘世中换取铜钱。
你在东篱下采摘,不知去了哪里,这难道不是辜负了赋予你这种美名的老人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问渊明菊》。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和想象中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古时贤者渊明的怀念之情。

"世以渊明名尔菊" 一句直接点出菊花与渊明(即西汉时期的隐士庄周弟子淳于棼)的联系,说明这菊花因渊明而闻名于世。"却来紫陌换青铜" 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中的菊花与古代的青铜器物进行对比,暗示时代的更迭和事物的更替。

"东篱采采知何处"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田野间寻觅菊花的情景。"岂不包羞负此翁" 则是诗人在感慨之余,似乎在质问那些还未能理解渊明精神的人,他们是否感到羞愧和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崇高品德的怀念,以及对于现世人尚未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