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全文

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

唐 · 贯休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
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
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感怀寄卢给事二首(其二)》。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独无奈。

“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昔聚会欢乐情景的怀念,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挂在墙上的织锦图画,让人难以忘怀。而“东归”一词透露出诗人的漂泊生活,他或许经历了战乱,身处异乡,只能独自生还,这种经历让他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生活的无常和个人志业的未遂。孤峰指的是寓意于山中的独处,或是隐喻诗人的孤立无援。而“六七处”则暗示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至于“万事无成三十年”,则是对自己一生中种种努力和希望都未能实现的感慨。

“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中的困顿。苑墙即是宫墙,危逼之路可能象征着朝廷权力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力感;而“钵塔”则是一种佛教建筑,与“晓凌烟”相呼应,是对清晨寺庙中袅绕升腾的香烟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向往。

“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与梦想之间差距的深刻感受。“憔悴”形容心情的凄楚,“荆枝”原指荆棘丛生之地,这里象征着困境和艰难。而“一讽来书”则是对往昔友人之间交流书信的情景进行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旧友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出诗人深切的怀旧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