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万树滴,乱鸟半岩飞
出处:《登香山寺流憩亭》
明 · 谢与思
径转危亭夕,萝深振屧稀。
流云万树滴,乱鸟半岩飞。
石拂蟾蜍冷,台邀星斗微。
回车又尘俗,何处扣禅扉。
流云万树滴,乱鸟半岩飞。
石拂蟾蜍冷,台邀星斗微。
回车又尘俗,何处扣禅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香山寺流憩亭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径转危亭夕”描绘了山路蜿蜒,最终到达险峻的亭子,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萝深振屧稀”写出了藤蔓茂密,行脚声稀少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幽静。
“流云万树滴”一句,将流云比作从树梢滴落的水珠,生动地展现了云雾缭绕、树木葱郁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空气的湿润和清新。“乱鸟半岩飞”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山中鸟儿自由飞翔的场景,与前文的静态画面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石拂蟾蜍冷,台邀星斗微”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石头上的月光比喻为轻轻拂过的蟾蜍,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台(亭)似乎邀请了星星和微弱的星光,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夜晚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回车又尘俗,何处扣禅扉”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逃离了尘世的喧嚣,但心中仍渴望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希望在某个地方找到内心的安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