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磬和新吟,他年亦陈迹
出处:《题元章拜石图为俞国昌》
明 · 邵宝
元章玩世人,低头拜奇石。
或问此何为,我意人不识。
璆琳岂有声,碣砥且无力。
拜如或使之,但觉吾意适。
石奇恐未多,屡拜非所惜。
我心不可转,万仞立苍壁。
石也倘能拜,向我须屈膝。
今虽无膝屈,有拜当以臆。
我今对画图,兀坐风雨夕。
击磬和新吟,他年亦陈迹。
或问此何为,我意人不识。
璆琳岂有声,碣砥且无力。
拜如或使之,但觉吾意适。
石奇恐未多,屡拜非所惜。
我心不可转,万仞立苍壁。
石也倘能拜,向我须屈膝。
今虽无膝屈,有拜当以臆。
我今对画图,兀坐风雨夕。
击磬和新吟,他年亦陈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元章的人物,他对着一块奇特的石头行礼致敬,表现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敬仰之情。诗人邵宝通过“元章玩世人,低头拜奇石”这两句,巧妙地将元章与世俗之人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元章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知和崇敬之心。
接下来,“或问此何为,我意人不识”两句,表达了旁人对元章行为的不解,而元章则认为自己的心意并非他人所能理解,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石头的特殊情感。诗人接着用“璆琳岂有声,碣砥且无力”来比喻石头的静默无言,与元章的虔诚相对比,凸显出元章内心的丰富情感。
“拜如或使之,但觉吾意适”则揭示了元章拜石的行为背后,是他内心深处的满足和平静。尽管外界可能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对于元章而言,这正是他心灵的寄托。
“石奇恐未多,屡拜非所惜”表明元章对这种行为的执着,并不因石头的数量有限或频繁而感到厌倦。这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追求和热爱。
“我心不可转,万仞立苍壁”一句,表达了元章内心坚定,如同万仞峭壁一般不可动摇,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和执着。
最后,“石也倘能拜,向我须屈膝。今虽无膝屈,有拜当以臆。我今对画图,兀坐风雨夕。击磬和新吟,他年亦陈迹。”这一系列的想象和描述,展现了元章对石头的尊敬超越了物质的形式,甚至在面对画图时,也能感受到与石头交流的意境。他通过击磬和吟唱,试图捕捉这份情感,但这一切终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章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邵宝对于自然、艺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