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横绝岛疏难捲,月在平波瑩不流
出处:《练江亭》
宋 · 杨蟠
寒光万顷淡高秋,粉壁朱栏净客愁。
晚月萧萧闻落叶,晴天历历数飞鸥。
烟横绝岛疏难捲,月在平波瑩不流。
怀抱未忘知有处,且吟风笛醉沧洲。
晚月萧萧闻落叶,晴天历历数飞鸥。
烟横绝岛疏难捲,月在平波瑩不流。
怀抱未忘知有处,且吟风笛醉沧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寒光:清冷的月光。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淡:微弱、清淡。
高秋:深秋时节。
粉壁:洁白的墙壁。
朱栏:红色的栏杆。
净:洁净,增添。
客愁:旅人的忧愁。
晚月:夜晚的月亮。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落叶:飘落的树叶。
晴天:晴朗的天气。
历历:清晰可数。
飞鸥:飞翔的海鸥。
烟横:烟雾横生。
疏难捲:稀疏难以驱散。
月在平波:月亮映照在水面。
莹不流:泛着不流动的光芒。
怀抱:心中的理想或抱负。
未忘:未曾忘记。
知有处:知道实现的地方。
吟风笛:吹着风笛。
醉:沉醉。
沧洲:古代指水边的隐居之地。
翻译
清冷的月光照亮了万顷秋水,洁白的墙壁和红色的栏杆增添了旅人的忧愁。夜晚,月光下听到风吹落叶的声音,晴朗的天气中清晰可见飞翔的海鸥。
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岛屿,稀疏难以驱散,月亮映照在平静的水面,泛着不流动的光芒。
心中怀抱着理想并未忘记,知道实现之处就在远方,暂且吹着风笛,在沧洲醉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高洁的秋天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表达了自己的愁思和怀念之情。开篇“寒光万顷淡高秋”一句,便将秋季的清冷气氛铺展开来,万顷的寒光给人的感觉是深远而又略带萧瑟。
接下来的“粉壁朱栏净客愁”,则转向了室内的情景,粉色的墙壁和朱红色的栏杆,在秋天的阳光照射下显得分外清洁。然而,这种清洁并未能驱散诗人心中的忧愁。
“晚月萧萧闻落叶”,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而落叶的声响在宁静中显得尤为清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感伤。
“晴天历历数飞鸥”,晴朗的天空下,几只海鸥在空中盘旋,诗人的目光跟随着它们的身影,一一计数。这不仅是对景物的观察,也可能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烟横绝岛疏难捲”,这里的“烟”可能指的是水上的薄雾或远处山峦的轮廓,它们在视野中交织,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小岛。这种景象给人的感觉是遥远而又难以触及。
紧接着的“月在平波莹不流”,则是一幅静谧的水面之景。在这样的夜晚,月亮悬挂于平坦如镜的水面上,却没有任何涟漪,这种宁静几乎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怀抱未忘知有处,且吟风笛醉沧洲”,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某个地方或某段情感的怀念之情。虽然现在身处异乡,但那份记忆犹新。而且吟唱着风中的旋律,在这片被称为“沧洲”的地方,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淡远、孤寂而又不失深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