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出处:《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唐 · 陈子昂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肃徒:肃静的队伍。伐木:伐木歌。
骛楫:轻快的船桨。
漾:荡漾。
靡迤:曲折。
溯:逆流而上。
烟沙:烟雾。
露岛:岛屿。
岩潭:岩石潭。
相映媚:美丽倒影。
路迥:道路遥远。
光逾逼:光芒逼近。
山深:山林深处。
兴转幽:心情宁静。
麇鼯:獐鼠。
寒思:寒冷思绪。
兰台策:政事。
桂树游:桂树林间游玩。
亲爱:亲朋好友。
蓬丘:蓬莱仙境。
翻译
肃静的队伍唱着伐木歌,轻快的船桨在水面荡漾。船只随着曲折的流水漂移,逆着浅浅的溪流而上。
两岸烟雾弥漫,沙滩与岛屿夹杂在两洲之间。
古老的树木连绵如云,峰峦交错在波浪中浮现。
岩潭倒映出美丽的景色,溪谷环绕,景色多变。
道路遥远,光芒却更显逼近,山林深处,心情愈发宁静。
寒冷的夜晚,獐鼠和猿鸟的思绪更浓,秋意渐深。
我发誓要放下政事,去桂树林间游玩。
借此机会向亲朋好友告别,期待在千年后找到仙人居住的蓬莱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安逸的山居生活。开篇“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写出了诗人在溪边伐木的声音和划船的情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则描绘了溪水流动的声音和形态,通过“靡迤”、“潺湲”这些拟声词,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溪水流过岩石间的潺潺声响。
接下来的“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则是对溪边景象的描写,“烟沙”给人一种朦胧美好的感觉,而“露岛夹双洲”则展示了溪中岛屿的美丽。紧接着“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则是对周遭山林和峰峦的描绘,这里的“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都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
诗中间部分“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致,“岩潭”、“溪谷”都展现出自然之美,而“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则写出了诗人在这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这种环境的喜爱。
末尾部分“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麇鼯”、“猿鸟”都是山中动物的拟声词,而“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他想要在这片自然中徜徉,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最后,“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