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
出处:《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唐 · 刘禹锡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翻译
南荆西蜀的大行台,幕府和军门相对而立。他的名声显赫,如同三司平定水土,威势雄壮,如八阵图役使风雨。
清晨的彩云从青城山升起,秋天的锦浪自白帝城涌来。
如果不是出自郢都的清雅歌声,又有谁能像他这样才情横溢,如同丞相般卓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力量的赞美。开头两句“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展现了南北两地的重要机构和权力中心的气势磅礴。这两句通过对称的结构,强调了南北双方力量的平衡与对峙。
接着,“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四字,突出了诗中人物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和能力。这里的“三司”可能指的是唐代的中央政府机构,如御史台、尚书省等,而“八阵”则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布局,象征着威慑天下的军力。
接下来的“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壮丽画卷。其中,“青城”和“白帝”都是指代蜀地的美称,表达了诗人对于成都这座城市及其背后的山岳之神——白帝的敬仰与向往。
最后两句“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则是对某位丞相的人才和能力的高度赞扬。这里的“郢中”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歌手,而“掞天才”则形容其才能超群,堪称“掞”(即挑选、选拔)出来的天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宏大场景和人物能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军事领袖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