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古谯山,大江绕其麓
清 · 方廷瑚
吉金重鼎彝,精神孕山岳。
铜花齧蚀余,得一夔已足。
吾师富藏弆,古器罗梣椟。
商周众赢秦,审定剧精确。
就中西汉鼎,隶古铭可读。
器盖蔌煮湘,鼻耳苔斑驳。
共自隃麋汧,量衡咸纪录。
汉帝尊陶陵,蒸尝表虔肃。
五色歊浮云,金景灿盈目。
火炎草木焦,硕果幸不剥。
拂拭入仙馆,赖免污莱辱。
吾师位鼎衡,说士甘如肉。
爱士贡庙廊,俾为苍生福。
爱鼎不自私,永图置岩谷。
突兀古谯山,大江绕其麓。
中有南促鼎,光焰四山烛。
丹山珠交柯,蓝田璧合珏。
自古物通神,有耦而无独。
海云枯木堂,厥鼎寄幽躅。
丹青绘作图,琳琅书作幅。
送鼎载沙棠,絪缊云气覆。
翻嗤饕餮者,岑赝纷争逐。
寿梦应晋求,甲父餍齐欲。
名或夸嗜古,实不能免俗。
孰如此一举,鼎寿无疆祝。
奇光夺珉碑,佳话压玉局。
遥夜山灵朝,皓月照黄鹄。
铜花齧蚀余,得一夔已足。
吾师富藏弆,古器罗梣椟。
商周众赢秦,审定剧精确。
就中西汉鼎,隶古铭可读。
器盖蔌煮湘,鼻耳苔斑驳。
共自隃麋汧,量衡咸纪录。
汉帝尊陶陵,蒸尝表虔肃。
五色歊浮云,金景灿盈目。
火炎草木焦,硕果幸不剥。
拂拭入仙馆,赖免污莱辱。
吾师位鼎衡,说士甘如肉。
爱士贡庙廊,俾为苍生福。
爱鼎不自私,永图置岩谷。
突兀古谯山,大江绕其麓。
中有南促鼎,光焰四山烛。
丹山珠交柯,蓝田璧合珏。
自古物通神,有耦而无独。
海云枯木堂,厥鼎寄幽躅。
丹青绘作图,琳琅书作幅。
送鼎载沙棠,絪缊云气覆。
翻嗤饕餮者,岑赝纷争逐。
寿梦应晋求,甲父餍齐欲。
名或夸嗜古,实不能免俗。
孰如此一举,鼎寿无疆祝。
奇光夺珉碑,佳话压玉局。
遥夜山灵朝,皓月照黄鹄。
鉴赏
这首清代方廷瑚的五言古诗,以西汉定陶铜鼎为主题,展现了对古物珍视与历史文化的敬仰。诗人首先赞美了鼎的厚重与精神,如同山岳般雄浑,即使经过岁月侵蚀,一夔纹饰已足珍贵。他描述了老师收藏众多古器,尤其对西汉鼎的隶书铭文赞赏有加,提及鼎盖烹煮湘水的典故,以及铭刻的量衡记录。
接着,诗人追溯了鼎的历史,提及汉帝对鼎的尊重,以及鼎在祭祀中的重要性。他形容鼎的光彩如云霞般灿烂,即使在火中也不失其光泽,最终得以洁净地进入仙馆,成为百姓福祉的象征。诗人以“鼎衡”比喻老师的权威,他们像解说者一样传播知识,为社会带来福祉。
诗中提到鼎被放置在焦山,其中南促鼎尤为瞩目,其光芒照亮四周。诗人感叹古物与神灵相通,强调了鼎的象征意义。他还提到了鼎的流传,从海云枯木堂到丹青图绘,甚至被装船运送,寓意着文化传承。
最后,诗人批评了贪婪之人对鼎的争夺,指出即使是古代君王也未能免俗。然而,他认为将鼎置于山间,是对它的最佳保护,这举动堪比长寿和佳话。整首诗以山灵皓月的景象收尾,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