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危须策杖,上险捉藤攀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二二一》
唐 · 寒山
自在白云间,从来非买山。
下危须策杖,上险捉藤攀。
涧底松常翠,溪边石自斑。
友朋虽阻绝,春至鸟??。
下危须策杖,上险捉藤攀。
涧底松常翠,溪边石自斑。
友朋虽阻绝,春至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自在白云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非买山"则强调这种境界并非通过物质手段可以获得的,而是心灵上的追求。
"下危须策杖,上险捉藤攀"显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行动,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这里的"策杖"和"捉藤攀"不仅是实用的行为,也蕴含了一种对自然力的尊重和顺应。
"涧底松常翠,溪边石自斑"则描绘了山谷间美丽的景色。"涧底松常翠"表明诗人所处之地四季如春,林木常绿;"溪边石自斑"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石头的独特纹理,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到的美。
最后两句"友朋虽阻绝,春至鸟??。"(这里的“??”表示原文中的字已无法辨认)表达了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山中,春天到来时,依然能感受到生机和希望,即使是远离朋友和社会的交流,也不能阻挡诗人对自然美好与生命活力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他对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