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当年花国三千牍,曾数江南第一流全文

当年花国三千牍,曾数江南第一流

出处:《寄徐子能
明 · 薛始亨
四壁琴声羡卧游,繁华摇落漫悲秋。
当年花国三千牍,曾数江南第一流

鉴赏

这首诗《寄徐子能(其二)》由明代诗人薛始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首句“四壁琴声羡卧游”,诗人以“四壁”象征内心世界的静谧与深邃,琴声悠扬,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享受心灵的游历。这里的“卧游”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遨游的概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次句“繁华摇落漫悲秋”,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秋天的落叶象征着万物的凋零,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往日繁华不再的无奈与感伤之情。这里的“漫悲秋”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更是对人生变迁、岁月无情的深刻反思。

后两句“当年花国三千牍,曾数江南第一流”,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他们如同花国中的佼佼者,才华横溢,名声显赫。这不仅是对过往辉煌成就的自豪,也是对与友人之间深厚友谊的怀念。通过“三千牍”这一夸张的数字,展现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处境的对比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薛始亨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艺术氛围,让人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