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
出处:《守城行》
清 · 邵长蘅
明星烂烂高十丈,城楼雉堞屹相向。
吏持府帖呼点丁,十家九家驱上城。
黄昏丽谯鼓角鸣,城头灯火争繁星。
紫髯太守雄且豪,罽靴绛缨跨两刀。
马蹄踏踏何其劳,贯三鞭七声嗷嘈。
昨日传闻羽书至,长江六月无行估。
战舰还防扬子渡,游兵已围太平府。
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
星沉鸡唱太守至,慎莫偶语行弃市。
吏持府帖呼点丁,十家九家驱上城。
黄昏丽谯鼓角鸣,城头灯火争繁星。
紫髯太守雄且豪,罽靴绛缨跨两刀。
马蹄踏踏何其劳,贯三鞭七声嗷嘈。
昨日传闻羽书至,长江六月无行估。
战舰还防扬子渡,游兵已围太平府。
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
星沉鸡唱太守至,慎莫偶语行弃市。
鉴赏
这首《守城行》描绘了清朝时期守城士兵的生活与紧张的军事氛围。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城楼上的景象,明星璀璨,城楼坚立,官府紧急召唤壮丁上城守卫。太守身着华丽服饰,骑马巡视,战舰严阵以待,游兵四出,防范可能的敌情。
诗中既有对守城将士辛勤付出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战争可能带来的动荡不安的担忧。末尾“星沉鸡唱太守至,慎莫偶语行弃市”一句,表达了对民众在紧张局势下保持冷静、避免非议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稳定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整体而言,《守城行》不仅是一幅军事场景的生动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政治、军事与民生的复杂关系,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