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出处:《孟东野失子》
唐 · 韩愈
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
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
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
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齧,星辰踣而颠。
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
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
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
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
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
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
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
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
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
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齧,星辰踣而颠。
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
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
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
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
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
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
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因丧失爱子而悲痛欲绝的情景,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天道不公和命运无常的质疑。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哀伤和对生命渺茫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间善恶祸福难以预测的无奈。
开篇“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母亲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她质问天道为何夺去自己的孩子,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抗争。紧接着“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平的情感。
诗中通过与大灵龟的对话,将悲痛升华为哲学的高度,探讨生命、天道与人的关系。“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则是母亲深切哀求却得不到回应的写照,这种强烈的情感在“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中得到进一步的描绘。
整首诗语言雄浑,情感真挚,是对生命和人性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母亲与大灵龟的对话,不仅表达了个人对于丧子之痛的哀伤,更触及了天地不仁、善恶无常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