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全文

□□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

宋 · 钱端礼
□□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
层台迥出层霄外,霜□还同霜月平。
修竹可人无俗韵,疏梅能事□僧清。
宝□遍□虚空界,深夜犹闻梵呗声。

拼音版原文

□□yúnshōuchūyuǎnlínliǎngshān□□míng

céngtáijiǒngchūcéngxiāowàishuāngháitóngshuāngyuèpíng

xiūzhúrényùnshūméinéngshìsēngqīng

bǎobiànkōngjièshēnyóuwénfànbàishēng

注释

云收:云雾消散。
出远林:显现于远方的树林。
层台迥出:高台耸立。
层霄外:云霄之上。
霜□还同霜月平:白霜与月亮的亮度相等。
修竹:高雅的竹子。
俗韵:世俗的韵味。
疏梅:稀疏的梅花。
僧清:僧人的清净。
宝□:珍贵的宝石。
虚空界:广阔的空间。
梵呗声:佛教诵经声。

翻译

云雾散去,远处的树林显现出来,两座山峦间的鸟鸣清晰可闻。
高高的平台直入云霄之外,白霜与皓月的明亮程度相当。
修长的竹子别有一番雅致,没有世俗的喧嚣,稀疏的梅花增添了僧人的清净氛围。
珍贵的宝石照亮了整个虚空世界,深夜里还能听到诵经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以及般若台的独特风貌。首句"云收出远林",暗示了山色在云雾散去后显得更加清晰,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两山不隔",进一步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仿佛连绵的山脉都因距离而变得和谐共鸣。

"层台迥出层霄外",写出了般若台高耸入云,超越世俗的高度,与天际相接。"霜□还同霜月平",运用比喻,形容台顶平坦如霜雪铺就,与皓月共映,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

"修竹可人无俗韵",通过赞美修长的翠竹,展现出其高雅不凡的气质,没有尘世的俗气。"疏梅能事□僧清",则以稀疏的梅花点缀,烘托出僧人的清修生活和禅意。

最后两句"宝□遍□虚空界,深夜犹闻梵呗声","宝□"可能指的是佛塔或寺庙的钟声,它回荡在广阔的天空下,即使在深夜,也能听到僧人们的诵经声,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宗教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禅意于自然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般若台的敬仰和对僧人生活的向往。钱端礼的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