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遮马前,其言质且俚
出处:《秋日再过阜平》
清 · 玄烨
春经阜平县,夹道多榛杞。
雉堞久倾颓,郛郭仅遗址。
耆老遮马前,其言质且俚。
土硗愿力田,三时事耘耔。
所苦井税输,道远越山水。
闻之切痛瘝,宁尔在干止。
有司近拊循,疮痍庶能起。
十室忠信存,何况境百里。
郊圻戒申画,风土亦洵美。
问俗此重来,居民咸色喜。
易彼蒿与莱,荒涂渐成市。
经野得良图,可以喻治理。
雉堞久倾颓,郛郭仅遗址。
耆老遮马前,其言质且俚。
土硗愿力田,三时事耘耔。
所苦井税输,道远越山水。
闻之切痛瘝,宁尔在干止。
有司近拊循,疮痍庶能起。
十室忠信存,何况境百里。
郊圻戒申画,风土亦洵美。
问俗此重来,居民咸色喜。
易彼蒿与莱,荒涂渐成市。
经野得良图,可以喻治理。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的《秋日再过阜平》。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阜平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首句“春经阜平县”,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天经过阜平县。接着“夹道多榛杞”描述了道路两旁长满了榛树和枸杞,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基础。
“雉堞久倾颓,郛郭仅遗址。”这两句写出了阜平县城墙的破败景象,暗示了阜平县历史的沧桑变迁。
“耆老遮马前,其言质且俚。”描述了年长者拦住马前,话语质朴而俚俗,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
“土硗愿力田,三时事耘耔。”说明了土地贫瘠,人们仍然努力耕种,一年四季都在劳作。
“所苦井税输,道远越山水。”指出当地人民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税收负担沉重,运输路途遥远,需要越过山山水水。
“闻之切痛瘝,宁尔在干止。”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有司近拊循,疮痍庶能起。”期待官府近来能给予关怀,使人民的苦难得以缓解。
“十室忠信存,何况境百里。”强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有人坚守忠诚与诚信,更不必说整个百里的地区。
“郊圻戒申画,风土亦洵美。”描绘了郊外的风景,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美丽。
“问俗此重来,居民咸色喜。”诗人再次访问,发现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易彼蒿与莱,荒涂渐成市。”描述了过去荒芜的土地上,如今逐渐出现了集市,展现了社会的复苏与进步。
“经野得良图,可以喻治理。”最后,诗人感慨于这次旅行的所见所感,认为这是一幅良好的治理图景,寓意着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