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人间宠辱多反覆,阿娇老贮黄金屋
出处:《贫妇谣》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西家妇,贫失身。
东家妇,贫无亲。
红颜一代难再得,皦皦南国称佳人。
夫君求昏多礼度,三日昏成戍边去。
龙蟠有髻不复梳,宝瑟无弦为谁御。
朝来采桑南陌周,道旁过客黄金求。
黄金可弃不可售,望夫自上西山头。
夫君生死未知所,门有官家赋租苦。
姑嫜继殁骨肉孤,夜夜青灯泣寒杼。
西家妇作倾城姝,黄金步摇绣罗襦。
东家妇贫徒自苦,明珠不传青州奴。
为君贫操弹修竹,不惜红颜在空谷。
君不见人间宠辱多反覆,阿娇老贮黄金屋。
东家妇,贫无亲。
红颜一代难再得,皦皦南国称佳人。
夫君求昏多礼度,三日昏成戍边去。
龙蟠有髻不复梳,宝瑟无弦为谁御。
朝来采桑南陌周,道旁过客黄金求。
黄金可弃不可售,望夫自上西山头。
夫君生死未知所,门有官家赋租苦。
姑嫜继殁骨肉孤,夜夜青灯泣寒杼。
西家妇作倾城姝,黄金步摇绣罗襦。
东家妇贫徒自苦,明珠不传青州奴。
为君贫操弹修竹,不惜红颜在空谷。
君不见人间宠辱多反覆,阿娇老贮黄金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贫妇谣》,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个贫苦妇女的命运。西家妇虽然贫穷,但仍有美貌和些许富贵气息,她的发髻如龙蟠,衣着华丽,尽管丈夫远戍边疆,她仍试图通过采桑换取生活所需。然而,她明白黄金虽诱人,但不能轻易出卖自己的贞洁。
相反,东家妇贫穷且无依靠,她的生活更为艰辛,没有亲人的支持,只能独自承受赋税之苦。她的境遇凄凉,连明珠也不得不闲置,暗示了生活的困顿。她宁愿在孤独中弹琴自娱,坚守清贫,不愿像阿娇那样被富贵淹没。
诗中通过这两个贫妇的形象,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世态炎凉,表达了对贫苦妇女命运的同情和对人间荣辱无常的感慨。杨维桢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现实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