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顺门宣供奉郎,莲塘水暖双鸳鸯
出处:《契苾儿曲》
明 · 石宝
君歌《契苾儿》,妾按龟兹舞。
酒尽灯欲灭,堂前鹦鹉语。
光顺门宣供奉郎,莲塘水暖双鸳鸯。
象床犀簟伏熊枕,春风夜簸花枝狂。
谁家少年眼如虎,犁断并州杏花雨。
酒尽灯欲灭,堂前鹦鹉语。
光顺门宣供奉郎,莲塘水暖双鸳鸯。
象床犀簟伏熊枕,春风夜簸花枝狂。
谁家少年眼如虎,犁断并州杏花雨。
鉴赏
这首明代石宝的《契苾儿曲》描绘了一幅奢华而浪漫的宴饮场景。诗人以"君歌《契苾儿》"起笔,暗示了宴会上的音乐表演,可能是来自契苾儿这一乐曲的歌声。接着,"妾按龟兹舞"则展现了女子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姿,与音乐相映成趣。
"酒尽灯欲灭"营造出一种微醺而温馨的氛围,随着夜深,灯光渐暗,只剩下堂前鹦鹉的低语声,增添了几分静谧和神秘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光顺门宣供奉郎,莲塘水暖双鸳鸯",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供奉郎的职务暗示了主人的身份,而莲塘中鸳鸯戏水则象征着爱情与和谐。
"象床犀簟伏熊枕,春风夜簸花枝狂"进一步渲染了豪华的寝具和春夜的风情,象牙床、犀牛皮席和熊皮枕头,以及春风拂过,花瓣狂舞的景象,都体现了主人生活的奢华与享受。
最后,"谁家少年眼如虎,犁断并州杏花雨"以一句生动的比喻收尾,将一位眼神锐利的少年与并州的杏花雨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他的英气与力量,似乎在暗示一场激烈的青春故事即将上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角,既有音乐舞蹈的欢乐,又有爱情与权势的交织,富有诗意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