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出处:《明太祖亲封铁冠道人所授图》
清 · 蒋湘南
九宫变而河洛出,世轨千载无真传。
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
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
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
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
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
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
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
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
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
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
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
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
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
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
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
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
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
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
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
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
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
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
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
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
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
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
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
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
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
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
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
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
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
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
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
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
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
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
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
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
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
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
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鉴赏
这首清代蒋湘南的诗《明太祖亲封铁冠道人所授图》以历史典故和哲学思考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神秘图卷的寓意。首句“九宫变而河洛出”暗指易经八卦的变化,暗示图中可能蕴含深远的智慧。接着提到尼山孔子的事迹,与桓法融的玄妙相对照,暗示图中可能有关于道家或预言的内容。
诗人通过哀平时期的历史预言,引出秦朝灭亡的警示,进而指出真人(可能指明太祖)的出现伴随着天命的符瑞,使得唐宋国运得以延续。明太祖徒步起事,与周颠相遇,象征着朴素与神秘的结合。图中的内容复杂,既有警示盗贼的寓意,也有自然景象和人物寓意,如披发之人和自绞者,象征着生死轮回和命运无常。
诗中提到“阴阳乃小数”,强调命运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借用班固的杂家思想,以及《易经》的阴阳变化来解读图意。诗人认为,真正的王者之道在于顺应天道而非私欲,引用唐虞、夏商的历史教训,批评过度干预天命的行为。孔子修经也注重纬书的补充,强调平衡与和谐。
最后,诗人提出“王者必有五百年”的观点,倡导遵循天道而非迷信预言,以此告诫世人。整首诗以铁冠道人的图作为载体,探讨了历史、哲学和政治的深层次含义,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