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馀五岳来禽庆,腹有群书羡孝标
出处:《答佘宗汉明府二首》
明 · 卢龙云
喜见双凫下赤霄,夜凉孤月挂山腰。
游馀五岳来禽庆,腹有群书羡孝标。
短棹风涛曾遍阅,初衣尘壒已全消。
浮云万态皆苍狗,何处名山不可樵。
游馀五岳来禽庆,腹有群书羡孝标。
短棹风涛曾遍阅,初衣尘壒已全消。
浮云万态皆苍狗,何处名山不可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幽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学问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喜见双凫下赤霄”,以双凫(野鸭)飞降于赤霄之境,象征着惊喜与希望的到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夜凉孤月挂山腰”一句,通过夜色的凉爽和孤月的静谧,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游馀五岳来禽庆,腹有群书羡孝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知识学问的向往与追求。五岳之游,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腹中藏书,象征着丰富的学识和智慧,诗人以此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孝标的敬仰,孝标是古代著名的学者,此处借以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贤者的景仰。
“短棹风涛曾遍阅,初衣尘壒已全消”则展示了诗人经历风浪后的平静心境,以及对过往尘世的释然。短棹泛舟,风浪不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从容;初衣尘壒全消,则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浮云万态皆苍狗,何处名山不可樵”两句,以浮云变幻无常,比喻人生的无常与多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名山可樵,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可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