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
出处:《寄别何运判德献移闽宪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
从公日几许,去我意如何。
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
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
从公日几许,去我意如何。
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
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
注释
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能。工:工匠。
奚取:有何需求。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一已多:已经很难得。
从公:跟随您。
日几许:每日有多少时间。
去我:离开我。
意如何:会有什么影响。
梦里:在梦中。
闽山月:福建的山中月亮。
吟边:吟诗时。
楚水波:楚地的江水波纹。
门阑:门槛。
万珠履:无数的珠子装饰的鞋子。
更试:再经受考验。
岁寒柯:寒冬中的树干。
翻译
微小技艺有何求,知音难觅已不少。每日跟随您左右,离开我又会怎样呢?
梦中福建山月明,吟诗伴着楚水波涛声。
门前门槛铺满珠履,再考验那寒冬中的枝柯。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感慨和深厚情谊。"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两句,意思是说即便技艺平常,但能理解我音乐之美的人已经不少,暗示诗人对于知己的珍视。
"从公日几许,去我意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深,时间似乎变得漫长而难以捱挡,而内心的牵挂更是难以言表。
梦境往往是情感的寄托,"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也思念着远方朋友的情景。月亮和水波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它们寓意深长,代表着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两句"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使在繁华如织的环境下,也愿意更进一步地考验自己的坚韧不拔,就像岁月中依旧能看到冬天里仍然坚持生长的枸杞一样。这里面的“门阑万珠履”指的是美好而繁华的生活状态,而“更试岁寒柯”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情谊的珍重和对自我修养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谊,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