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吹笙引凤鸣,十三声外柳风清
出处:《王都事家听周子奇吹笙》
元末明初 · 倪瓒
隔水吹笙引凤鸣,十三声外柳风清。
风流自有王子晋,留取清樽吸月明。
风流自有王子晋,留取清樽吸月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者在水边聆听笙乐时的内心感受与想象。
首句“隔水吹笙引凤鸣”,以“隔水”二字营造出一种距离感,仿佛笙乐从远方传来,又似有若无,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接着,“引凤鸣”则将听者带入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仿佛那悠扬的笙音能吸引仙凤降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第二句“十三声外柳风清”,进一步描绘了听者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在笙乐的余音中,柳树轻轻摇曳,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十三声”不仅限于实际的音乐长度,更象征着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心灵触动。
接下来的“风流自有王子晋,留取清樽吸月明”,巧妙地将古代传说中的王子晋(传说中的仙人)与听者相联系,暗示了音乐的魔力能够让人超越凡尘,与仙界相通。同时,“清樽吸月明”这一细节,既是对音乐效果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高洁、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音乐之美与自然之美的融合,以及听者在音乐中获得的精神愉悦与心灵净化,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