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含朝暾红,气积暮烟紫
出处:《黔山杂吟》
清 · 曹楙坚
南出蛾螂塘,记险从此始。
山脉悉联络,形若臂使指。
又如骏马足,一逸不能止。
峭根拔地生,危峰倚天起。
光含朝暾红,气积暮烟紫。
云开壁面削,雨过翠骨洗。
行人望不见,下马秋色里。
山脉悉联络,形若臂使指。
又如骏马足,一逸不能止。
峭根拔地生,危峰倚天起。
光含朝暾红,气积暮烟紫。
云开壁面削,雨过翠骨洗。
行人望不见,下马秋色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经过蛾螂塘时所见的壮丽山景。他生动地刻画了山脉连绵起伏,如同手臂与手指般紧密相连,形象地比喻为奔腾骏马的蹄子,势不可挡。山势陡峭,根基深扎大地,峰峦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峻美。
日出时分,山峰被朝霞染成红色,傍晚则笼罩在紫色的暮霭中,增添了神秘与诗意。云雾缭绕,如同削壁的画廊;雨后山色更显清新,仿佛翠绿的骨骼经雨水洗礼。然而,这样的美景却让行人难以一窥全貌,只能在马蹄声中欣赏这秋意浓浓的山色。
整体来看,曹楙坚的《黔山杂吟(其一)》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黔山的险峻之美,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