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全文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出处:《答居士
明 · 释函是
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
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
只此一念差,过乃踰大千。
特地自知非,金销石匪坚。
举头天外看,所见皆先贤。

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探讨了佛教中的至理与大道,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种种疑惑与觉悟。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

“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 开篇即点明了至理与大道的本质,如同渗透于事物之中的真理,又如大道在行进中的足迹,隐喻着真理的普遍性和实践性。

“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提出疑问,西方传来的佛法是否真的有明确的旨意和单一的传授方式?这里暗含对传统佛教传播方式的反思。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生起的心念并非本性,脱离了人的行为如何能触及天道?此句强调了修行者需超越个人意识,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不要刻意追求,反而会迷失自我;行动必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这反映了佛教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倡导顺应自然,而非强行干预。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行为,如饥饿时进食,疲倦时休息,来说明修行应融入日常,自然而不造作。

“只此一念差,过乃踰大千。” 一个念头的偏差,足以导致错误,甚至超越了宇宙的界限,警示修行者要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微小的错误积累成大过。

“特地自知非,金销石匪坚。” 特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如同黄金可以熔化顽石,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举头天外看,所见皆先贤。” 抬头看向更广阔的世界,所见到的都是前人的智慧与成就,鼓励修行者向历史上的圣贤学习,汲取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中的疑惑、觉悟和实践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真理、自然、自我反省和学习前人智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