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叠松阴锁泬漻,厓悬崩石草萧萧
出处:《经秫坡先生钓台故址》
明 · 李之世
万叠松阴锁泬漻,厓悬崩石草萧萧。
钓台冷落无寻处,细雨微风涨暮潮。
钓台冷落无寻处,细雨微风涨暮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秫坡先生钓鱼台旧址时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苍凉之感。
首句“万叠松阴锁泬漻”,以“万叠”形容松树之多,以“锁”字描绘松林覆盖大地的情景,加之“泬漻”(清寂)一词,营造出一片幽静、深邃的氛围。松林的茂密与清寂,仿佛将外界的一切喧嚣都隔绝在外,给人以心灵上的宁静与慰藉。
次句“厓悬崩石草萧萧”,转而描写山崖上悬垂着的崩塌石头,以及在这些石头旁生长的稀疏野草。这里通过“悬”、“崩”、“萧萧”等词,勾勒出一种自然界的沧桑与荒凉之美。崩石与稀疏的野草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坚韧生命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第三句“钓台冷落无寻处”,直接点明了主题——钓鱼台已经变得冷清,难以寻觅。这里的“冷落”不仅指环境的荒凉,更蕴含了对过去繁华景象不再的感慨。钓鱼台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却显得孤寂,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最后一句“细雨微风涨暮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刻的景象:细雨轻拂,微风徐来,潮水逐渐上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细雨、微风、涨潮,构成了一种柔和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与前文的宁静与苍凉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