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即勿药,嫁奁将焉筹
暑不办寒计,朝始为夕谋。
海若挟风伯,扫荡数十州。
钱塘幸而免,湖已入城流。
吾虽偶不死,生涯殊苟偷。
米价不少减,钱刀何所求。
长女亡六载,次女病未瘳。
假使即勿药,嫁奁将焉筹。
五男丧其幼,馀皆隐林丘。
忆昔年十五,七月辛丑秋。
郡治及祖居,一夜灰郁攸。
倏忽六十载,将无坠箕裘。
侥倖登一第,患难何其稠。
滨死者累矣,尚存镜中头。
行善丛谤议,施德招冤雠。
久已致其仕,此生行且休。
半饱半饥间,陈粟齑一瓯。
鼎食拚鼎烹,吾非斯人俦。
万事不如意,自取何怨尤。
折腰复仰面,舐痔而封侯。
何如醉茅柴,霞外鼾鼻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衰翁:老翁。犹有:仍然有。
身世忧:人生的忧虑。
暑:夏天。
办:准备。
寒计:防寒计划。
朝始:傍晚开始。
夕谋:傍晚的打算。
海若:海神。
风伯:风神。
扫荡:席卷。
钱塘:地名。
幸而:幸运地。
湖已入城流:湖水涌进城中。
偶不死:偶然未死。
殊苟偷:非常艰难。
米价:米价。
钱刀:金银货币。
长女:大女儿。
亡:去世。
瘳:痊愈。
嫁奁:嫁妆。
焉筹:从何处筹备。
五男:五个儿子。
幼:幼小。
林丘:山林。
辛丑:干支纪年法。
郡治:郡府。
祖居:祖屋。
灰郁攸:化为灰烬。
倏忽:迅速。
六十载:六十年。
箕裘:祖业。
镜中头:镜中的自己。
行善:做善事。
谤议:诽谤。
冤雠:冤家。
致其仕:退职。
行且休:即将结束。
陈粟齑:陈旧的粮食和调料。
一瓯:一碗。
鼎食:丰盛的食物。
拚:宁愿。
鼎烹:烹煮。
斯人俦:这类人。
万事:所有事情。
怨尤:埋怨。
折腰:屈膝求人。
仰面:抬头。
舐痔:舔舐权贵。
茅柴:劣质酒。
鼾鼻齁:打鼾的声音。
翻译
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心中仍有世间忧虑。夏日无暇考虑寒冬,只在傍晚才开始筹划。
海神与风伯联手,席卷数十个州县。
钱塘侥幸逃脱灾难,湖水已涌入城中。
我虽偶尔逃过一劫,生活却十分艰难。
米价并未减少,金银货币有何用处。
大女儿去世六年,二女儿病仍未愈。
即使她能康复,嫁妆又从何而来。
五个儿子失去幼小,其余都隐居山林。
回想十五岁时,那年辛丑七月秋。
郡府和祖宅,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六十载转瞬即逝,祖业恐难承继。
侥幸考中功名,却遭遇无数患难。
濒死之人在所难免,镜中的容颜依然。
行善反遭诽谤,施恩引来冤家。
早已退职归隐,此生将就此止。
半饥半饱之际,仅有一碗陈米拌菜。
宁愿忍受烹煮,也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须埋怨。
屈膝求人再抬头,舔舐权贵以求封侯。
何不醉饮茅柴酒,梦中鼾声如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在衰弱的七十五岁高龄,依然承担着身世的忧虑。老人感慨于夏日之热而难以筹划冬日之寒计,夜晚便开始谋划晚年的生计。海风如同伯乐一般猛烈,扫荡了数十州,钱塘虽然幸免,但湖水已经流入城中。诗人自述虽未死亡,却也仅是苟且偷生。
米价不减反增,钱财又向何处寻求?长女已去六年,次女病痛尚未痊愈。假若不给她药物,她的嫁妆又该如何筹划?五个儿子皆早夭,只剩下一些隐居于林丘之中。回忆十五岁那年的七月辛丑秋,郡治和祖居的地方一夜之间化作尘烟。
转眼六十年过去,将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诗人曾登上科举之第,但患难之事何其多。河边死亡的人累累,镜中还留有头发的影象。行善却遭到非议,施德反招怨恨。仕途之路久已不再追求,此生只愿平淡而过。
在半饱半饥之间,只剩下陈年的粟米一瓯。鼎中食物难以下咽,我已经不是这世上的人了。万事都不如意,自己又能怨恨何人?折腰仰面,舐痔而封侯,这种生活真让人困惑。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醉酒的向往,如同茅柴一般在霞光之外,鼾鼻而已。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社会苦难的深刻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渴望,以及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无奈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