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扶风绛帐前,华颠岂为一经传
出处:《弇山堂赠殷无美》
明 · 张元凯
邂逅扶风绛帐前,华颠岂为一经传。
颜瓢独挂常浮白,孔壁穷探更草玄。
残雪未消谁揽辔,春潮欲上恰回船。
三年已遂飞鸣志,尚尔逡巡娄水边。
颜瓢独挂常浮白,孔壁穷探更草玄。
残雪未消谁揽辔,春潮欲上恰回船。
三年已遂飞鸣志,尚尔逡巡娄水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弇山堂赠殷无美》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画面。首句“邂逅扶风绛帐前”,以“邂逅”二字点出偶然相遇的场景,暗示了殷无美在学府绛帐(学堂)前的学者形象。次句“华颠岂为一经传”,意指殷无美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追求并非只为传授经书,而是有着更深远的学术探索。
第三句“颜瓢独挂常浮白”,借颜回的典故,形容殷无美独自饮酒,沉醉于学问之中,生活简朴而精神饱满。第四句“孔壁穷探更草玄”,进一步强调殷无美对儒家经典深入研究,甚至探究不易理解的深奥之处。
第五、六句“残雪未消谁揽辔,春潮欲上恰回船”,通过自然景象,比喻殷无美在学术道路上的坚持与适时的调整,暗示他不畏困难,适时把握时机。最后一句“三年已遂飞鸣志,尚尔逡巡娄水边”,表达了对殷无美三年来努力追求理想,但仍徘徊于娄水边(可能象征学术探索的边界)的赞赏和鼓励。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殷无美淡泊名利、专注学术的精神,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继续前行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