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著山人屐,那能远入城
出处:《答王学士》
宋 · 林昉
已著山人屐,那能远入城。
艰难思变姓,老大畏争名。
病叶兼虫响,闲云肯雨行。
长怀陶靖节,出处意分明。
艰难思变姓,老大畏争名。
病叶兼虫响,闲云肯雨行。
长怀陶靖节,出处意分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已:已经。著:穿上。
山人:隐士。
屐:木屐。
那能:怎能。
艰难:困苦。
思:思考。
变姓:改变身份。
老大:年老。
畏:畏惧。
病叶:病弱的叶子。
兼:同时。
虫响:虫鸣声。
闲云:悠闲的云彩。
肯:愿意。
长怀:长久地怀念。
陶靖节:陶渊明(字靖节)。
出处:出仕和隐居。
意:态度。
分明:明确。
翻译
已经穿上了山人的木屐,怎能深入城市中。在困苦中思考改变身份,年老时畏惧争夺名声。
病弱的叶子伴随着虫鸣,悠闲的云彩怎肯带来雨水。
长久地怀念陶渊明,他的出仕和隐居态度明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昉所作的《答王学士》。诗人以山人的身份自比,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疏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已著山人屐”描绘了诗人已经选择了山居生活,穿着适合山野的鞋子,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排斥。次句“那能远入城”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选择,表示无法轻易踏入繁华的都市。
诗中“艰难思变姓,老大畏争名”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竞争和名利的厌倦,认为在艰难困苦中改变本性,随着年龄增长更畏惧于争夺名声。接下来,“病叶兼虫响,闲云肯雨行”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出诗人希望像病叶和闲云那样,顺应自然,不受人事纷扰。
最后两句“长怀陶靖节,出处意分明”表达了诗人对东晋隐士陶渊明的深深敬仰,他的出处进退之道为诗人提供了榜样,表明自己对于隐居与出仕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高洁情操,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清晰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