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
出处:《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一》
宋 · 李曾伯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
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
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何虞客气侵。
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
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何虞客气侵。
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翻译
深厚的学问源于正统,像朱红的心一样鲜明。无论国内外,长久以来都肩负重任,所到之处都有如棠荫般的恩泽。
威望震慑敌胆,边境无需担忧外敌侵犯。
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朝廷上能听取你的明智建议,以解决当下的难题。
注释
渊源:学问的根源。正学:正统的学术。
富经纶:丰富的治国才能。
炳炳:鲜明的样子。
如丹:像朱砂一样红。
中外:国内外。
久期:长久的时间。
荷橐:肩负重任。
江湖:指社会。
棠阴:比喻恩惠或德政。
威声:威望。
戎心:敌人的内心。
边腹:边境地区。
客气:外来的客气,此处指敌意。
玉阶:宫殿的台阶,代指朝廷。
清问:清正的询问。
及:到。
盍:何不。
长策:长远的策略。
济:帮助,解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送交代董矩堂赴召(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送别一位要去应召的朋友。这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的美。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赞扬。"渊源"指广博的知识来源,"正学"则是正统的学问。"富经纶"形容其学识丰富而有条理,而"炳炳如丹一片心"则描绘了友人心地纯净,如同炼制后的美玉一般。
"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
这两句写的是朋友即将离去,作者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期待。"中外久期"意味着内心的长久期盼,而"还荷橐"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江湖所至是棠阴"形容朋友到处都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如同树木投下清凉的阴影。
"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何虞客气侵。"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危的关注和担忧。"威声"指军事上的英勇与威严,而"戎心慑"则表达了军队中人心所向。"边腹何虞客气侵"则是希望朋友能够在边疆上防止外敌的入侵,保持国家的安全。
"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对其才能的肯定。"指日玉阶"形容朝廷的尊贵,而"清问及"则是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关心询问。"盍思长策济当今"则是期待朋友能够用其远见卓识帮助解决当下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出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