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辽东管幼安,龙翔凤举出人间
出处:《读汉书四绝》
明 · 郑善夫
不及辽东管幼安,龙翔凤举出人间。
东京窃笑三君辈,风节何禆末路难。
东京窃笑三君辈,风节何禆末路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读汉书四绝》之三,通过对比辽东的管幼安与东京的人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风节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及辽东管幼安”,以辽东的管幼安作为参照,暗示了管幼安在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管幼安,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著称,被誉为“春秋第一相”。此句将管仲与后文提及的“东京”人物进行对比,突出了管仲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次句“龙翔凤举出人间”,运用比喻手法,将管仲比作翱翔于天际的龙与凤,形象地描绘了管仲在历史舞台上的辉煌成就与非凡影响力,同时也暗含了管仲在世时的卓越表现与不凡气度。
接下来,“东京窃笑三君辈”,转而讽刺了后世某些人物,这里的“东京”泛指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地区,而“三君辈”则代表了一群历史人物。诗人通过“窃笑”一词,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在面对历史考验时表现不佳的轻蔑与嘲讽,暗示他们无法达到管仲那样的高度。
最后,“风节何裨末路难”,直抒胸臆,强调了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即使拥有高尚的品德与节操(“风节”),也无法解决所有困难与挑战。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提到的历史人物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提醒人们在追求高尚品德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与讽刺,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郑善夫对于历史、人性以及道德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