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输分使出,征榷置官监
出处:《长芦》
元 · 傅若金
水国常含卤,沙场业煮盐。
转输分使出,征榷置官监。
桥坏仍通市,船来总落帆。
依依道傍柳,无那拂征衫。
转输分使出,征榷置官监。
桥坏仍通市,船来总落帆。
依依道傍柳,无那拂征衫。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长芦》描绘了盐碱之地的景象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首先,“水国常含卤,沙场业煮盐。”开篇即点明了地点特征——盐碱之地,这里以“卤”字形象地描绘了盐碱地的特性,而“煮盐”则直接揭示了当地的主要经济活动,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接着,“转输分使出,征榷置官监。”这两句描述了盐碱之地的管理与运输情况。通过“转输”、“分使”、“征榷”、“置官监”等词语,可见政府对盐业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策略。
“桥坏仍通市,船来总落帆。”这两句描绘了盐碱之地的交通状况。即使桥梁损坏,依然能维持市场的流通;船只到来时,总会放下帆叶,这既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也展现了人们适应环境、维持生计的智慧。
最后,“依依道傍柳,无那拂征衫。”以“道傍柳”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而“无那拂征衫”则表达了对过往行人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整体来看,《长芦》不仅描绘了盐碱之地的独特风貌和生活状态,还蕴含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