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出处:《寄崔钧》
唐 · 杜牧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骐驎。
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骐驎。
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写信告知子玉,替我向平津致谢。我自感惭愧,如同打扫门户的仆人,无人能及你的慷慨。
词臣陪同皇帝狩猎,英勇的将领驾驭骏马驰骋疆场。
两地相隔,心中充满遗憾,只能在江边喝醉酒为你送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激之情。首句“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中的“缄书”指的是封好的信件,“子玉”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别称,诗人通过这封信向他报告某事并致谢。这两行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接着“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中,“扫门士”指的是守门的小官,“乞火人”则是请求一点火种的人。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自卑的情绪,认为自己不如那些能够帮助他人的小吏或乞丐之流,这反映出诗人谦逊的一面。
“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骐驎”这两句描写了官员和武士的英勇场景,“词臣”指的是擅长文学的官员,他们参与了猎狩活动;“战将”则是军中将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了骏马飞奔的英姿。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可能在暗示自己虽然不及这些英雄人物,但仍有自己的才能。
最后,“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两地”指的是分别的两方,“差池”则是因距离而生的怅惘之情;“江汀”可能特指某个送别的地方,“醉送君”则是在那里与朋友痛饮以表离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