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解章绶,从之泉上渔
出处:《芦泉》
宋 · 刘敞
吾山会雨泽,汗漫千里秋。
不如芦泉水,来入城中流。
经营万馀家,澄澈去无际。
我乐与众同,泉能起人意。
泉旁宜嘉林,时多桐与梓。
泉间宜美鱼,时有鲂与鲤。
谁能捐万事,来我泉上居。
我欲解章绶,从之泉上渔。
不如芦泉水,来入城中流。
经营万馀家,澄澈去无际。
我乐与众同,泉能起人意。
泉旁宜嘉林,时多桐与梓。
泉间宜美鱼,时有鲂与鲤。
谁能捐万事,来我泉上居。
我欲解章绶,从之泉上渔。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题为《芦泉》,通过描绘芦泉水的清澈与周围环境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吾山会雨泽,汗漫千里秋”描绘了山中雨水汇聚,形成广袤秋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氛围。接着,“不如芦泉水,来入城中流”转折,将视线转向芦泉水,赞美其虽非山中雨泽,却能流入城市,滋养万家,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经营万馀家,澄澈去无际”进一步描述芦泉水的广阔与清澈,它不仅滋养了众多家庭,其清澈的水质更是延伸至远方,没有边际。这样的描绘,既展现了水的实用价值,也寓意着其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我乐与众同,泉能起人意”表达了诗人与民众共享这份喜悦,泉水仿佛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相互交融,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感染力。
“泉旁宜嘉林,时多桐与梓;泉间宜美鱼,时有鲂与鲤”则细致地描绘了芦泉水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植被和鱼类,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存的画面。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最后,“谁能捐万事,来我泉上居。我欲解章绶,从之泉上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有人能放下世俗的烦恼,来到芦泉边居住,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自由。同时,诗人也流露出自己渴望摆脱官场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芦泉水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