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口犁锄须自及,几年丰歉不相寻
出处:《喜雨劝农》
明 · 区越
雨来三日即为霖,稍慰三农望雨心。
十口犁锄须自及,几年丰歉不相寻。
门前旧井回甘冽,墙下柔桑转绿阴。
渐洗尘途归净域,莫思城市厌山林。
十口犁锄须自及,几年丰歉不相寻。
门前旧井回甘冽,墙下柔桑转绿阴。
渐洗尘途归净域,莫思城市厌山林。
鉴赏
这首诗名为《喜雨劝农》,是明代诗人区越所作。诗中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赞美。
首联“雨来三日即为霖,稍慰三农望雨心”开篇点题,描述连续三天的大雨如甘霖般降临,稍稍缓解了农民们盼望雨水的急切心情。这里运用了“霖”字,形象地表现了雨水之多,给人以滋润万物的感觉。
颔联“十口犁锄须自及,几年丰歉不相寻”进一步阐述了农民们在雨后的忙碌景象。他们需要抓紧时间耕作,因为丰收与歉收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强调了及时劳作的重要性。
颈联“门前旧井回甘冽,墙下柔桑转绿阴”描绘了雨后环境的变化。门前的旧井重新变得甘甜清澈,墙下的柔桑也因雨水的滋润而绿意盎然。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渐洗尘途归净域,莫思城市厌山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随着雨水的洗涤,尘世的喧嚣逐渐消散,人们回归到宁静的自然之中。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过于怀念城市的繁华,而应珍惜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