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尊慈,无摸索
出处:《唐道人请赞》
宋 · 释宗杲
这尊慈,无摸索。
忽地喜,忽地恶。
喜也,和气如春百华开萼,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
似恁么做处,若非阿脩罗王,即是金仙大觉。
唐道人,紧收却。
逢人不用展开,卷来送在壁角。
忽地喜,忽地恶。
喜也,和气如春百华开萼,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
似恁么做处,若非阿脩罗王,即是金仙大觉。
唐道人,紧收却。
逢人不用展开,卷来送在壁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唐道人请赞》。诗中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唐道人的内在修为与外在表现。"这尊慈,无摸索",形象地刻画出他的慈悲之心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忽地喜,忽地恶",则展现了他情绪的变化,如同春花绽放或雷电交加,反映出其心境的宽广与深沉。
"喜也,和气如春百华开萼",赞誉他在欢喜时如春风般温暖,如百花盛开,充满生机。"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则形容他在愤怒时威严如雷霆,风云变色,但不失智慧与力量。
"似恁么做处,若非阿修罗王,即是金仙大觉",进一步强调他的境界,认为他的行为要么如阿修罗王般刚猛,要么如金仙般觉悟,极高明。最后两句"唐道人,紧收却。逢人不用展开,卷来送在壁角",表达了对唐道人内敛不张扬性格的赞赏,他的智慧无需外露,只需静静地存在,犹如卷起的画卷,放置一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唐道人深厚的内心修为和超然的境界,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内敛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