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龛立佛炯天眼,特兆上吉施灵签
出处:《石湖山》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归桡晚寻石湖渡,春湍箭激风裂衫。
大声震撼海潮寺,直下叶叶喧蒲帆。
巴僧肃客憩荒构,了无果茗资乡谈。
石龛立佛炯天眼,特兆上吉施灵签。
三光弛隳陷鬼域,神傥欲福吾所贪。
地荒盗斥居聚少,范公祠宇空毵毵。
惜哉目成不得往,香雪一树明高檐。
大声震撼海潮寺,直下叶叶喧蒲帆。
巴僧肃客憩荒构,了无果茗资乡谈。
石龛立佛炯天眼,特兆上吉施灵签。
三光弛隳陷鬼域,神傥欲福吾所贪。
地荒盗斥居聚少,范公祠宇空毵毵。
惜哉目成不得往,香雪一树明高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傍晚时分诗人乘船前往石湖渡口的旅程,沿途风光与内心感受交织,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归桡晚寻石湖渡”,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诗人乘船前往石湖。接着,“春湍箭激风裂衫”一句,生动描绘了春水湍急,波浪如箭般飞速,强劲的风力甚至撕裂了衣衫,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力量。
“大声震撼海潮寺,直下叶叶喧蒲帆”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动态,海潮寺的钟声在空中回荡,与风吹过蒲草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巴僧肃客憩荒构,了无果茗资乡谈”转而描写了一位巴僧接待客人的情景,虽然环境荒凉,但僧人以真诚的态度款待,没有物质的奢华,只有心灵的交流与对话。
“石龛立佛炯天眼,特兆上吉施灵签”描述了石窟中佛像的庄严与神秘,仿佛能洞察人心,预示着吉祥与灵性的启示。
“三光弛隳陷鬼域,神傥欲福吾所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渴望,认为即使身处困境,也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与福泽。
“地荒盗斥居聚少,范公祠宇空毵毵”则反映了石湖地区的荒凉与人烟稀少,提到了范仲淹祠宇的空寂,暗示了历史人物与地方文化的衰落。
最后,“惜哉目成不得往,香雪一树明高檐”表达了诗人未能亲临石湖的遗憾,但通过想象,他看到了高檐下的香雪树,仿佛弥补了这份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文精神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