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汝南行入大津,碧潭深处养金鳞
出处:《放少师行脚时颂》
唐 · 自在
放汝南行入大津,碧潭深处养金鳞。
等闲莫与凡鱼伴,直透龙门便出身。
等闲莫与凡鱼伴,直透龙门便出身。
注释
放汝南行:送你去汝南的路上。大津:大的港口或渡口。
碧潭:清澈碧绿的深水池。
金鳞:指代珍贵的鱼,这里可能比喻有潜力的人。
等闲:平常时候。
凡鱼伴:普通的鱼类作伴,比喻平凡的人群。
龙门:中国古代传说中鱼跃成龙的地方,比喻科举考试或重要机遇。
出身:此处指获得成功或转变身份。
翻译
送你前往汝南途经大津港,碧绿深潭里养育着金色的鱼。平时不要与平凡的鱼为伍,直接穿过龙门就能脱胎换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称为“少师”)云游四海的景象。开篇即以“放汝南行入大津”,表明诗人正在前往汝南的大江中进行某种精神或物质层面的旅行。“碧潭深处养金鳞”,则形象地展现了道士在清澈的潭水之中修炼,追求一种超脱世俗、接近神仙的境界。这里“金鳞”可能指的是某种高级别的灵物或精神层面的成就。
接着,“等闲莫与凡鱼伴”,道出了诗人对于俗世生活的超然态度,不愿意与普通的鱼(比喻常人的平庸生活)为伍。这不仅体现了出世的思想,也映射出诗人追求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
最后,“直透龙门便出身”,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古代传说中,鱼跃过龙门可以变成龙,这里“直透龙门”可能隐喻着通过某种考验或修炼,达到了精神上的飞跃和蜕变,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仙风道骨的理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