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夫子尚名教,遁世不见知全文

夫子尚名教,遁世不见知

明 · 王恭
圭组岂不贵,藜藿岂不饥。
达士顺流坎,道在随所宜。
回也一瓢饮,禹稷恒忧时。
傅岩亦何卑,莘野宁久微。
夫子尚名教,遁世不见知
遗身衡门下,守素无外驰。
大道且囊括,时来将有为。
非徒野鹿性,偃蹇如摽枝。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遁素轩为张伯和赋》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与人生境遇的理解。诗中,诗人首先提到圭组(贵重的玉饰)和藜藿(粗劣的食物),暗示富贵与贫贱并非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他推崇达士能够顺应潮流,但更注重内心的道义,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坚守道行。

诗人引用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瓢饮水自足,大禹和稷负责天下忧虑的例子,强调即使出身卑微如傅岩(傅说曾居于傅岩,后被任用为宰相)或莘野(指伊尹曾耕于莘野,后成为商朝贤相),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道德修养提升地位。

接着,诗人提到孔子重视名教,即使遁世而未被世人理解,仍能在简陋生活中保持纯洁无杂念。他期待时机成熟时有所作为,而非仅满足于野鹿般的自由生活,而是像摽枝(比喻有志向、坚韧的人)一样,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坚韧不屈。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德行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阶段性的理解和期待,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