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无心狎涧麋,大法时谭听山鬼
出处:《赠辽阳僧慧峰》
明 · 王称
上人出家绝世缘,少小入山今几年。
悟得真空无住著,手探浊海神珠圆。
草衣百结幽岩里,昼拾松花饮泉水。
野性无心狎涧麋,大法时谭听山鬼。
辽海苍苍接远天,居人渔猎厌腥膻。
山中有僧谁解识,长日安禅祇晏眠。
此生自笑机缘薄,欲接微言解群缚。
昨夜中峰礼白云,唯见诸天宝花落。
悟得真空无住著,手探浊海神珠圆。
草衣百结幽岩里,昼拾松花饮泉水。
野性无心狎涧麋,大法时谭听山鬼。
辽海苍苍接远天,居人渔猎厌腥膻。
山中有僧谁解识,长日安禅祇晏眠。
此生自笑机缘薄,欲接微言解群缚。
昨夜中峰礼白云,唯见诸天宝花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赠辽阳僧慧峰》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僧人慧峰的形象。首句“上人出家绝世缘”表达了慧峰出家的独特缘分,暗示他与世俗生活有着深深的隔阂。接着,“少小入山今几年”点明他早年即遁入山林,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悟得真空无住著”赞扬了慧峰对佛教真谛的深刻领悟,他已经超越了执着和束缚,达到了空灵无着的状态。他的修行体现在“手探浊海神珠圆”,象征着他在污浊世间寻找并掌握了真理的智慧。
“草衣百结幽岩里,昼拾松花饮泉水”描绘了慧峰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在深山之中独自修炼,以自然为伴。他的性格“野性无心狎涧麋,大法时谭听山鬼”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佛法的专注,即使是山中的野兽和精灵,也能成为他修行的伴侣。
“辽海苍苍接远天,居人渔猎厌腥膻”描绘了辽阔的山川景色,与外界的渔猎生活形成对比,突出了慧峰所在之地的宁静与超然。然而,“山中有僧谁解识,长日安禅祇晏眠”则表达了对慧峰这样高深莫测的僧人的敬仰,寻常人难以理解他的境界,他只愿在山中静修度日。
最后两句“此生自笑机缘薄,欲接微言解群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机缘未至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慧峰能解脱世间烦恼的向往。而“昨夜中峰礼白云,唯见诸天宝花落”以富有诗意的画面收尾,寓意慧峰的修行已至高境,连天上的仙花也为之落瓣,象征着他的智慧和德行得到了天界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慧峰的修行生活和超然境界,赞美了他的智慧和淡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