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出处:《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宋 · 郭三益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
宵眠护禅虎,昼引衔花鹿。
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
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
宵眠护禅虎,昼引衔花鹿。
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
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位道人隐居在碧山深处的绿筠庵中的生活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道人的生活环境,如古木参天、寒筠抱石,环境清幽宁静。道人日间研读佛经,夜晚伴着禅虎入眠,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来访的客人虽带来些许喧嚣,但道人心境自足,修行佛法以净化内心的贪嗔之念。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期待有一天能放下尘世束缚,追随高尚的足迹。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