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出处:《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
宋 · 黄庭坚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菩萨:佛教中的尊称,指具有慈悲和智慧的修行者。毕竟空:佛教术语,表示一切法无自性,空无常住。
我观:观察,指个人的见解或理解。
古人同:与古人的思想观念一致。
僧发:僧人的头发。
侵眉白:斑白的眉毛。
桃花映竹:桃花与竹子相映成趣。
傥来:偶然,临时。
祖意:祖师的教诲或理念。
展手:挥手,这里可能象征传授或示意。
家风:家族的传统风格或风气。
翻译
菩萨所照耀的清凉月,行走在无边的空寂中。我观察到所有景象,内心与古人的智慧相通。
僧人的头发已斑白,沾染在眉毛上,桃花的红艳映衬着翠竹。
如果有人来寻找祖师的教诲,他们的手势仿佛展现出家族的传统风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诗中以“菩萨清凉月”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轮明净的月亮,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凉智慧。"游于毕竟空"则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抵达真理境界的追求。诗人观察周遭环境,感叹“我观诸境尽”,认为自己的心境与古代圣贤相通。
接下来,他通过描绘僧人的白眉和桃花映照下的红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最后两句“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内心深处的祖意,以及在修行中展现出的那种自然、质朴的家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禅境的领悟和个人修行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敛和禅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