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
出处:《送黄隐居归南海》
唐 · 许浑
瘴雾南边久寄家,海中来往信流槎。
林藏狒狒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
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
林藏狒狒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
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瘴雾:指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有害雾气。寄家:安家,居住。
海中来往:形容海上航行。
流槎:竹筏,此处比喻海上交通工具。
林藏:森林中隐藏着。
狒狒:一种大型猴类动物。
残笋:被动物折断剩下的竹笋。
树过:动物经过树旁。
猩猩:一种大型灵长目动物,与人类亲缘较近。
落花:掉落的花,此处指花较少见。
深洞:幽深的洞穴。
云龙蜕骨:传说中龙脱皮化为云雾,比喻神秘景象。
半岩:山腰或岩石半中。
象生牙:象牙自然生长或显露,也可能象征奇异现象。
知君:深知您。
爱宿:喜爱住宿、过夜。
层峰顶:高峰之巅。
坐到三更:坐等到深夜。
日华:日出的光芒,辉煌。
翻译
长久以来在南方瘴气之地安家,海上行船全凭竹筏随波逐流。林中藏着狒狒常留下折断的竹笋,猩猩经过之处树上少见凋落的花朵。
幽深的洞穴里云雾缭绕似有龙脱下的骸骨,半山腰上不生草木之处象牙显现。
深知您喜爱夜宿于高峰之巅,坐至三更时分可见日出的辉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前往南海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不舍。诗中“瘴雾南边久寄家”一句,设定了远离家乡、长时间无法归去的情感基调;“海中来往信流槎”则显示了信息传递的艰难和渴望与家人联系的迫切心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两句,以奇特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则透露出诗人对黄隐居山中生活的了解,以及他在深夜仍能欣赏到星辰之美的独特体验。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